2025中国药典通则标准物质-0681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
0681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的应用涵盖制药用水的质量控制、生产监控和合规性验证。
测定原理
电导率是衡量水样导电能力的指标,反映水中离子含量的多少。制药用水的纯度越高,电导率越低。该方法通过电极法测定,温度对结果有显著影响,需进行温度补偿。
应用场景
纯化水:用于非无菌制剂生产、设备清洗等,电导率需符合常温(25℃)限值(如≤5.1 μS/cm)。
应用示例:定期检测纯化水储罐、分配循环系统的电导率,确保无离子污染。
注射用水:用于无菌制剂、注射剂配制,电导率要求更严格(如≤1.3 μS/cm,25℃)。
应用示例:在线监测蒸馏或纯化设备产水的电导率,实时预警偏差。
电导率的基本概念与影响因素
电导率的定义:电导率是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,其值为电阻率的倒数(单位为S/cm或μS/cm)。纯水虽导电能力极弱,但因自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仍具有可测电导率。
影响因素:温度:水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。测定时需采用非温度补偿模式,温度精确度控制在±2℃以内。
pH值:水的电导率与pH值相关,通常在5.0~7.0范围内测定。
二氧化碳溶解: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根离子,显著提高电导率。
符合法规要求
普西奥标物研制的氯化钾电导率溶液标准物质满足GMP、药典等法规对制药用水的强制性检测要求,确保药品生产安全。
注意事项
温度补偿:电导率受温度影响显著,测定时需校正至标准温度(通常25℃)。
非电导物质检测:电导率无法直接检测非离子污染物(如有机物、颗粒物),需结合TOC、微生物限度等其他指标综合评估。
通过电导率测定,制药企业能够高效、快速地评估水质,保障药品生产的关键环节符合质量要求。
相关产品: